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負責人 | 批準年份 |
1 | 咪唑類及磺胺類藥物配體修飾的多酸配合物的設計合成、性質與藥效學效應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周百斌 | 2009 |
2 | 多供電子體-酰亞胺體系電子轉移光反應效率及大環化合物的合成與其熒光感應性能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金英學 | 2009 |
3 | 纖毛蟲表膜內表面與射出體、皮層顆粒、色素顆粒的形態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邱子健 | 2009 |
4 | 葉綠體轉基因煙草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郭長虹 | 2009 |
5 | 基于空間數據挖掘的點-軸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為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萬魯河 | 2009 |
6 | 連環湖環境演化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因素影響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肖海豐 | 2009 |
7 | 固溶體型鈦基氧化物納米管陣列的制備及光電催化制氫性能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佳雯 | 2009 |
8 | 新型硅磷酸鹽基鋰離子正極材料的設計、合成及脫嵌鋰機理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鄧 超 | 2009 |
9 | 無窮維空間非線性方程的非完全分歧理論及其應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 萍 | 2009 |
10 | 玻璃化相變中勢能曲面與動力學的關系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孫民華 | 2009 |
11 | 外場作用下雙軸高分子液晶的分子取向的動態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付淑芳 | 2009 |
12 | 毫米到遠紅外電磁波在具有磁性介質組分或缺陷層的光子晶體中的傳播性質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選章 | 2009 |
13 | 非線性廣義逆與非線性方程解集的結構及其應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玉文 | 2010 |
14 | 參數變分系統的Lipschitz穩定性與優化問題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宋 文 | 2010 |
15 | 光電關聯法研究單根In2O3(ZnO)m三元超晶格納米線的電子輸運和氣敏機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高 紅 | 2010 |
16 | 反鐵磁體系在毫米遠紅外頻區的磁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選章 | 2010 |
17 | GaInP/GaAs/Ge三結太陽電池空間帶電粒子輻照損傷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胡建民 | 2010 |
18 | 傘形科(Apiaceae)參棕亞科和牽環花亞科果實解剖及系統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 玫 | 2010 |
19 | 三江平原濕地硅藻植物的分類生態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范亞文 | 2010 |
20 | 扎龍保護區丹頂鶴棲息地信息提取及適宜性評價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那曉東 | 2010 |
21 | 松嫩平原LUCC對湖沼生態系統的影響及調控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臧淑英 | 2010 |
22 | 黑龍江省耕地土壤動物功能及土壤生態系統管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雪萍 | 2010 |
23 | 面向對象的高分辨率影像水土保持措施監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建華 | 2010 |
24 | 大慶油田石油污染濕地生態修復及其生態整合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繼富 | 2010 |
25 | 黑龍江省沙塵天氣沉降物記錄的沙塵初始源/加強源/本地源信息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謝遠云 | 2010 |
26 | Eu3+摻雜的新型鎢酸鹽體系白光LED用紅色熒光粉中基質微環境對發光性能的影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孟慶裕 | 2010 |
27 | 無窮維解析分歧理論及其在生態模型中的應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 萍 | 2011 |
28 | 外場作用下雙軸高分子液晶流的動力學方程構建與流動模式的動態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付淑芳 | 2011 |
29 | 基于介孔二元感應藥物靶向控釋體系的構建與性能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林惠明 | 2011 |
30 | 多功能復合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組裝及骨修復性能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曲鳳玉 | 2011 |
31 | 中國淡水曲殼藻屬分類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 妍 | 2011 |
32 | 表皮生長因子對棘尾蟲二分裂和再生性形態發生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陳 瑛 | 2011 |
33 | 興凱湖濕地硅藻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范亞文 | 2011 |
34 | 中國特產瀕危蕨類水韭科植物生殖生物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保東 | 2011 |
35 | 不同修復植物對石油污染鹽堿土壤根際微生物群落的影響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郭長虹 | 2011 |
36 | 胎生蜥蜴生活史特征的地理變異和對寒冷氣候適應性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趙文閣 | 2011 |
37 | 東北典型溫帶森林大型土壤動物呼吸對氣候暖化的響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利敏 | 2011 |
38 | 多尺度條件下東北典型森林土壤動物空間異質性及形成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高梅香 | 2011 |
39 | 基于脆弱性視角的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以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為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陳曉紅 | 2011 |
40 | 區域農業開發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影響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萬魯河 | 2011 |
41 | 運用遙感技術提取城市不透水表面的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吳長山 | 2011 |
42 | 森林空氣負離子產生機制及其生態效應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冬有 | 2011 |
43 | 基于生態約束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持續發展導控路徑研究-以伊春市為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吳相利 | 2011 |
44 | 納米銀修飾Bi2O3基可見光催化劑的制備、性能和增強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徐玲玲 | 2011 |
45 | 典型氯代有機物的生物還原脫氯機理及其生物效應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繼華 | 2011 |
46 | 纖維素酶系耐酸、耐熱定向進化及其與纖維素稀酸預處理的耦合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林海龍 | 2011 |
47 | 大尺寸鈦鋁碳陶瓷的低成本制備及其第一性原理熱力學分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朱春城 | 2011 |
48 | 一維InGaO3(ZnO)m異質超晶格納米結構的可控合成及其場效應晶體管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喜田 | 2011 |
49 | 逍遙丸擬雌激素作用及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耿 放 | 2011 |
50 | Cartan型模李超代數的自同構群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穆 強 | 2011 |
51 | 一維高遷移率、Si摻雜的In2O3(ZnO)m透明納米電極材料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武立立 | 2011 |
52 | 具有非單調結構反應擴散方程組的分歧解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王金鳳 | 2012 |
53 | 穿孔金屬/反鐵磁多層膜的遠紅外(THz)光學性質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周 勝 | 2012 |
54 | 缺陷石墨烯表面化學反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趙景祥 | 2012 |
55 | 基于多功能金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在重金屬檢測分離中的應用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柴 芳 | 2012 |
56 | 咪唑類藥物配體修飾的含鉍等為雜原子的多酸基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周百斌 | 2012 |
57 | 氟代葉綠素類二氫卟吩的合成及其光動力治療活性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金英學 | 2012 |
58 | 傘形科芹亞科真芹類植物果實結構及系統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劉 玫 | 2012 |
59 | 中國淡水異極藻科(Gomphonemaceae)植物的分類學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范亞文 | 2012 |
60 | 東北地區海港城市與內陸腹地關系演化模式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姜麗麗 | 2012 |
61 | 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玉紅 | 2012 |
62 | 松嫩平原百年草甸農田化的干旱效應及其物理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張麗娟 | 2012 |
63 | 可生存系統自主認知模式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趙國生 | 2012 |
64 | InGaO3(ZnO)n四元超晶格結構與電子性質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牛 麗 | 2012 |
65 | 稀土摻雜對Ca3Co4O9 + δ基材料自旋態密度的影響規律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曲秀榮 | 2012 |
66 | 小麥殺配子染色體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 | 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課題 | 郭長虹 | 2011 |
67 | 輕小型航空遙感系統森林資源信息提取 | 863計劃子課題 | 臧淑英 | 2010 |
68 | 耐鹽蕨類蔬菜篩選與繁育技術研究 | 863計劃子課題 | 劉保東 | 2009 |
69 | 小麥-偃麥草及小麥-黑麥染色體變異的高效誘導及其在小麥改良中的利用 |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 郭長虹 | 2009 |